目前分類:冬瓜茶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年吃完中秋月餅後約一個月,大概是陽曆11月7日前後便進入了「立冬」,習慣上把這個節氣認為是冬季的開始。在這一年四季裡最冷的季節,我們該如何從飲食上來做保健呢?傳統醫學基於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四季的規律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同樣也可以應用於養生。此想法肇因於農業時代,人們從春耕到秋收,體力長期消耗,加上平日營養缺乏,容易體力不足、抵抗力不佳,若再不慎受到寒邪侵襲,便易招致百病叢生。而冬季時萬物蟄伏,人體活動減少,新陳代謝也變得緩慢,攝取的營養物質容易貯藏起來,加上食慾也較旺盛,故正是進補養生的好時機。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此階段的養精蓄銳,正是為來年的「春生、夏長」而準備。

進補原則:
(一)傳統醫學的養生觀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天的時候補肝腎的效果最佳。又因「寒」為冬季主氣、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尤其老年人最易傷及腎陽,所以可視個人體質於膳食中適度使用溫性或是能溫補腎陽的藥材來進行調理。
(二)儘量選擇具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等功能的溫性食物(如栗子、紅棗、大蒜、南瓜、薑、雞肉、羊肉、鱔魚、海參等)或熱性食物(如花椒、鱒魚等),而對於生冷及寒性食物應少吃,以免傷陽氣。
(三)要節制攝取具有高熱量的甜食或油炸物,多吃點纖維質類蔬菜,以增加腸胃的飽足感。若害怕食入過多油脂者,可於燉煮好後,冷藏去浮油。

注意事項:
(一)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痛風患者,不宜進補動物內臟及海鮮,也不適合使用溫補藥材來進補。
(二)急性感染症者,如感冒、咽喉痛、發燒者,忌補。
(三)平時易腹瀉及腹脹等腸胃虛弱者,要節制飲食,以免症狀加重,最好避免使用太過滋膩的藥材或食物。
(四)進補時應視個人身體反應自行調整攝取量。在台灣,多數人平日口味較重、嗜食冰品、常熬夜,因此陰虛或陰虛火旺體質的人相當多,若不小心進補過頭了,常易出現頭痛、牙齦出血、流鼻血、煩躁不眠、口乾口苦、大便乾硬等症狀。此時除立刻停止進補外,還可飲用一些甘蔗汁、綠豆湯、冬瓜茶等來減低不適情況。

※養生藥膳、健康年菜 (約4-6人份

當歸生薑羊肉湯:
功效:溫補脾胃、益氣養血。
材料:羊肉半斤、鹽、蔥少許、米酒適量。
藥材:生薑五錢、當歸二兩、枸杞五錢、黃耆五錢。
作法: 
1. 羊肉先放入滾水汆燙,撈起洗淨瀝乾。
2. 先將藥材簡單清洗後,再一同放入羊肉、米酒、調味料及水適量,以大火煮開後再用小火慢燉2小時或燉至肉爛即可。

鱔魚補血湯:
功效:補氣養血,養顏
材料:鱔魚半斤。
藥材: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白芍四錢、熟地二錢、黃耆三錢、黨參五錢、茯苓五錢、枸杞五錢、黑棗五錢、蓮子三錢、桂枝三錢、淮山藥五錢。
作法:
1. 將鱔魚洗淨除去內臟,備用。
2. 將藥材洗淨,裝入紗布袋中(除枸杞、黑棗、蓮子外),封口備用。
3. 將藥袋及枸杞、黑棗、蓮子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小火煮1小時,再加入鱔魚,用大火煮沸後轉成小火,燉煮至魚熟爛後去除藥袋即可。

首烏炒雞丁:
功效:補養肝腎陰血
材料:雞肉六兩、甜椒半個、蘆筍2支、白果12粒、薑末1小匙、辣椒1支、糖少許、太白粉水1小匙。
藥材:何首烏三錢、熟地二錢、黨參三錢、川芎三錢、。
作法:
1. 藥材簡單清洗後加入2碗半的水,小火熬成半碗,取汁待用。
2. 雞肉切丁,放入燒熱的炸油略微炸至有酥脆感後撈出,將油瀝乾。甜椒、辣椒去籽後洗淨,切丁備用。蘆筍削去硬皮後洗淨,切段。白果洗淨備用。
3. 將薑末以1小匙油炒香後,加入所有材料扮炒,再加入藥汁及糖調味。最後以太白粉水勾芡。

資料來源: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部   廖敏宏 醫師

http://www.come-incool.com.tw/news.asp?ID=8

comein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慶祝兩角銀冬瓜茶購物網站開站!
活動期間10/23~11/6於網站上購買產品一律9折
 
不論是冬瓜露、冬瓜奶酪、冬瓜糖 、冬瓜砂糖、冬瓜肉條砂糖、冬瓜肉條等通通9折起!只要消費滿3,000元起,更可以免運費喔!
 
 
 
兩角銀冬瓜茶官方網站:www.come-incool.com.tw
服務專線:06-2503699
 
 

http://www.come-incool.com.tw/news.asp?ID=7

comein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全球而言,中國人的口味毫無疑問是最重的。”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在媒體面前表示,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鹽攝入量是每日6克,但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平均每人攝入食鹽12克,是推薦用量的兩倍。重油重鹽,好下飯,胃口好,但血壓卻冒巨大的風險。專家提醒,在家燒菜,食鹽實行“總量控制”的原則,多醋少鹽,飯菜也能變成美味佳餚。

食鹽的好處:調節體內水份

無論何種菜肴,甜酸麻辣,大多以鹹為基礎味,加了鹽,我們才能享受到美味,不信給你做個糖醋排骨,完全不放鹽,看你吃得下不?所以,鹽在我們的調味品中不可或缺。其實,鹽(也就是鈉)跟鈣、磷、鉀、鎂一起並稱為“必須5大無機元素”。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一般情況下,人體內約有6,200至6,900毫克的鈉,鈉還能調節體內水份,體內有多少鈉就必須有多少水,這個濃度是恆定的。鹽還能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不吃鹽的人肌肉往往軟弱無力。

食鹽的壞處:吃得太鹹血壓升

如今,人們的口味愈來愈重,吃鹽就跟不要錢似的,隨便撒。專家認為,血壓隨年齡增高,其中有20%可能歸因於膳食中食鹽的攝入。當飯菜過鹹時,大量喝水,水份進入血液之後,血容量增加,血壓相應升高。有人認為,每攝入2,300毫克鈉,可以導致血壓升高2mmHg。

50歲人群和有家族性高血壓的人,血壓對食鹽攝入量的變化更為敏感。飯菜稍微擱多一點鹽,血壓就會隨之發生變化。長期吃得太鹹,會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變成“晝高夜也高”,這樣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就大大增加。

一天吃多少鹽合適?

鹽不像鈣,吃多了不吸收,鹽是吃進去多少,小腸就能吸收多少,吸收率極好。所以,吃鹽一定要適量。

正常人每天對鹽的需要量為2,200毫克,我們吃的食物中,比如肉、蔬菜中本身含有1,000毫克鈉,那麼剩下1,200毫克則需要從食鹽中獲得。因此,實際上,在每天吃蔬菜水果類等食物的基礎上,只要再攝入3克食鹽基本就能達到人體對鈉的需要。可是,由於人們的膳食習慣改變和口味的偏好,目前,鹽的攝入遠遠超過3克的水平。

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中國居民平均每人攝入食鹽12克,城市人為10.9克,農村人為12.4克。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一天食鹽(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鹽量)的攝入量是6克。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在2006年提出了每人每天5克的建議,由於我們吃鹽太厲害了,12克與6克差距太大,因此,不得不以6克(一啤酒瓶蓋那麼多)為建議值。

小貼士:如何少鹽又美味

首先要自覺糾正口味過鹹而過量添加食鹽和醬油的不良習慣,對於每天食鹽的攝入量要“總量控制”,不要放一大罐子鹽在灶台邊,而是用小勺分成均等的小份,每餐每人按2克鹽的標準來燒菜。

(1)習慣口味重的人,可以在烹製菜餚的時候,放少許醋,提高菜餚的鮮香味,幫助自己適應少鹽食物。

(2)烹製菜餚的時候,如果加糖會掩蓋鹹味,所以不能僅憑口味來判斷食鹽是不是過量,使用量具更準確。

(3)豆腐乳、豆豉魚、橄欖菜、鹹菜等都含有極高的鹽分,應少吃為好。

值得注意的是,像鹹菜、醬油、雞精等都含鈉,也應注意。一般來說,20毫升的醬油中含有3克食鹽,10克黃醬含鹽1.5克,如果做菜需要放醬油和醬類,應按比例減少其中的食鹽用量。

資料來源:多倫多明報

http://www.come-incool.com.tw/news.asp?ID=16

comeinc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